为持续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,奎文区以政务服务大厅为载体,推行政策解读、申报指导、纾困窗口“三个前移”,最大限度利企便民,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。
一是政策解读前移,助推“高效办”。积极打造线下优商工坊·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,围绕企业准入、运行、发展、退出和项目审批、建设、投产等“全生命周期”的政务服务事项,提供政策解读、惠企宣传等服务,把各类惠企政策解读“前移”,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事前指导。通过政府部门大数据信息共享等方式,逐步扩大“免申即享”惠企政策事项范围,在“爱山东”政务服务网、奎文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数据平台主动公布政策。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,足不出户享受政策扶持,推动从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转变,多渠道实现政策“免申即享、直达快享、快享快办”。今年以来。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惠企便民政策1000余条,做好企业群众的“解惑人”。
二是申报指导前移,助推“提速办”。在政务大厅全面推广综合窗口的基础上,创新推行审批前服务制度,增设审前服务专窗,受理企业群众事前需求,充分发挥服务群众企业“最多跑一次”前沿阵地作用。按照“提前介入、主动上门、预先服务”的工作理念,整合审批服务人员,全面推行帮办代办领办服务,将以往的被动式“要我服务”转变为“想在先、做在前”的主动式“我要服务”。对需要提前介入的事项,及时派出“奎星帮办”审批前服务队伍,进行资料指导、预踏勘等保姆式服务,将传统“接到申请—受理审核”优化为“接到咨询—指导办理”模式。今年以来,共提供审前指导3000余次,为企业群众提供“跑路少、服务优、审批快”的新体验。
三是纾困窗口前移,助推“无缝办”。按照分类办理、闭环管理、高效协同的原则,建立“专窗+热线”办不成事反映机制,通过“办不成事”反映专窗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企业、群众反映问题及投诉,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解决问题渠道,最大限度疏解办事堵点。“办不成事”窗口工作人员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“办不成事”问题原因进行分析、答疑解惑,为企业、群众提供清晰的咨询和引导,实现疑惑有人答、一次知,办事难点、堵点有“出口”,推动群众反映的问题办得成、办得好、办得快。今年以来,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解决企业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200余个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          
        
用户中心
无障碍浏览
长者模式
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