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地区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,也是制约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。今年以来,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按照省局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提升的总体要求,找准问题,精准施策,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,强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。
一是压实责任定目标。细化制定行动方案,将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工,统筹食品生产、流通、餐饮、抽检和执法办案各环节力量,明确规范农村食品小作坊、食用农产品监管、食品销售行为、安全风险化解、小餐饮质量和违法行为查处等6项重点任务,让各环节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,逐一推进落实,并实施纵向延伸、横向联动,实现农村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末端的全链条管控。
二是标杆引领强措施。深化落实“补短板、提标杆、比成效”行动要求,在全市105个农村基层监管所打造相应数量的标杆供货商、标杆食品摊点;全市5580个村居,有食品经营店的至少每村打造1家以上标杆食品经营店。对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充分的,组织现场参观学习,以点带面,促进全市21325家农村地区食品经营者规范运行,实现“百千万”的突破和质的提升。
三是规范标准利实施。成立专门调研组,对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、食品批发供应商、食品零售单位和小餐饮店等进行实地调研,并与基层监管所共同研讨,结合实际、找准问题,分别制定出台农村食品小作坊、食品经营店、食品批发商和食品小餐饮、食品摊点等五项“接地气”的规范标准,从生产经营资质、卫生条件、过程控制、进货查验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,让农村食品经营者和监管者有标可循、有据可依。
四是检查考核促落实。按照标准进行量化评估,严格按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进度,制定考评方案,对全市规范提升成果进行验收考核,促进工作真正落实。不定期召开调度推进会议,将此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局食品安全周督导内容,建立长效机制,到2025年底,有效提升我市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水平,切实提高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
用户中心
无障碍浏览
长者模式
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