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仁河水库位于青州市西南山区庙子镇境内,小清河水系淄河流域仁河的中游, 控制流域面积80km。水库工程于1975年12月动工兴建,1980年12月建成蓄水,总库容2815万m3,兴利库容2172万m3。是一座以防洪、灌溉为主的全国重点防洪中型水库。仁河水库属“边勘测、边设计、边施工”的三边工程,建设过程中受当时施工条件、设备的限制,施工质量较差,致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。工程在管理运行中,险情时有发生,主副坝、放水洞、溢洪道等枢纽工程均存在着严重险情。2001年9月,经安全鉴定和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查,确定为“三类坝”。 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。工程完工后使水库枢纽工程消除了安全隐患,提高了水库防洪标准。水库加固后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,设计洪水位338.65m;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,校核洪水位339.28m。经省市防汛指挥部门批准的控制运行指标为:汛中限制水位334.00 m,汛中允许超蓄水位335.00m,汛未蓄水位336.10 m,警戒水位338.65 m,允许最高水位339.28 m。
仁河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浆砌石重力坝、均质土坝、副坝、放水洞、溢洪道、水电站等组成,其枢纽工程等级为Ⅲ等,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,次要建筑物为4级,临时建筑物为5级。
浆砌石重力坝位于桩号B0+000—B0+263段,坝长263 m,其中B0+000—B0+057及B0+173—B0+263坝段为非溢流坝,B0+057—B0+173坝段为溢流坝。重力坝的最大坝高59.2 m,坝顶宽6.6m,坝顶高程341.2m,迎水面高程310m以上直立,以下坡度为1:0.35,溢流坝下游坝坡为1:0.8,非溢流坝段下游坝坡高程337m以上直立,以下坡度为1:0.75。坝体内设有两层钢筋混凝土排水廊道。
均质土坝位于桩号B0+263—B0+335,土坝长72 m,坝顶高程341.2 m,防浪墙顶高程341.80 m,上下游坝坡坡比均为1:2.5。上下游坝坡均为干砌块石护坡,无任何观测设施。
副坝为粘土斜墙坝,桩号为B0+335—B0+760段,其中B0+335—B0+496.5段斜墙上无浆砌石挡土墙,B0+496.5—B0+760段斜墙上有浆砌石挡土墙,顶宽6.4 m,顶高程334.00 m,斜墙上部坡比1:2.5,下部坡比为1:2.0。阶地段上部坝坡的护坡型式为干砌石护坡,下部侧坝体为原河道阶地。在古河道段高程302 m以下至基岩有0.7 m厚砼截渗墙,长度为120 m。
溢流坝位于重力坝桩号B0+057—B0+173坝段上,堰顶高程336.10 m,堰顶宽110.0 m,其剖面采用克奥曲线,设计堰上水头2.44 m,设计流量887m³/s。消能采用挑流方式,挑射角25度。溢流坝上建有交通桥,全长116 m,桥宽6.5 m,桥墩厚0.6 m,共11孔,每孔净宽10 m。
放水洞位于大坝桩号B0+047处,为钢筋砼有压涵管,内径1.8 m,壁厚0.46 m,内衬壁厚8mm的焊接钢管。放水洞进口底高程300.1 m,全长85 m,洞身纵坡5‰,最大流量68m³/s,放水洞进口处设有事故检修闸门,为2.5X3.0 m平板钢闸门,出口处用两台直径1400mm的电动闸门控制。
仁河水库管理局成立于1982年,为正科级事业单位,主要承担仁河水库防汛、日常工程管理等工作。全局设办公室、财务科、工程科等职能部门,其中办公室负责管理局内部日常事务管理、后勤保障、档案资料管理及上传下达工作;财务科负责管理局资金核算、使用和管理工作;工程科负责水库工程日常管理及工程建设技术、质量管理等工作。
用户中心
无障碍浏览
长者模式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