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43年(唐天宝三年)建,全塔由8块石板平放叠成,通高2.40米,底座为3层阶梯状,用一块石板凿成。底座之上是一块高33厘米的束腰石板,束腰正面雕一立人,两旁各雕一乐工,其他3面中间雕一狮头,两旁各雕一乐工。束腰四面共雕8名乐工,手持不同乐器作演奏状。束腰以上为一高27厘米的覆莲宝座,座上高为1.08米的塔身,成佛龛状。塔身由两块石板组成,正面石板中间雕刻一高53厘米,宽34厘米的穹窿形门口,门槛两旁有2个小兽,门口两旁又有力士,门楣上雕牡丹,穹窿形门上方有二龙戏珠,珠之下又有一兽头,二龙旁有6个飞天。塔顶原有3级,现存有二。第一级,为一块边长1.04米的方形石板覆盖,分成3层檐状,檐上有一立石,4面各雕3尊坐佛像,风化严重。第二级亦为方形石板,凿成两层檐状,塔身左侧有铭文,惜已大部分不可辨认,仅能看出“唐冯石奴……天宝二年……”字样。此石原存于益都县段村烈士祠,1964年入益都县博物馆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用户中心
无障碍浏览
长者模式


